亞洲

一次會議中,候任宣教士周成牧師分享他到臺灣宣教的異象,我很高興聽到有人關心臺灣人的靈魂得救,願放下一切,與家人到異地回應主的呼召。那時開始,我就學習參與關心、支持宣教士及宣教工作。我的性格十分害羞和膽小,記得有一次,周成牧師回香港述職,我遇見這位常在禱告中記念的宣教士,也不敢跟他打招呼。想不到在2002年,神的恩召同樣臨到我身上,我到泰國宣教,有機會跟周成牧師一起事奉......
近年,華人在宣教上已經猛然醒覺,到外地宣教不再是西方宣教士的專利。由亞洲出發的宣教士,或僑居外地的華人及亞裔信徒紛紛興起,矢志要接福音的棒,遵照耶穌基督的大使命,在世界各地特別是急速發展的亞洲國家中,負起廣傳福音的重任。然而,華人信徒要承擔跨文化宣教,仍須不少的破碎與重建......
據統計,現時世界人口約六十六億,基督徒佔二十一億,即31.8%;回教教徒十三億多,佔19.7%;佛教教徒三點八億,佔5.75%,而佛教教徒大多是華人,因此佛教也被列入「10/40宣教之窗」的東半部,全世界差不多一半人口聚居於此,其中的居民或多或少都受佛教影響,特別是東南亞的華人......
上世紀90年代初,在養育子女方面,大部份作父母的亞洲宣教士都是摸著石頭過河。20年後的今天,這批亞洲宣教同工的子女已長大成人,這些宣教家庭所經歷的種種成功和失敗,能夠成為今天要起步的宣教家庭寶貴的借鏡。同時,這些成人宣子(宣教士子女或第三文化孩子)能以第一身跟我們分享,他們作為第三文化孩子成長的喜樂與挑戰......
臺灣2300萬人口中,442萬是客家人,屬第二大族群。整個臺灣的基督徒比例約佔3%,客家人信主的比例卻只有0.3%,他們可說是臺灣的未得之民。為了尋求客家宣教的突破,2005-2014年間,臺灣的客家教會推動「客家十年倍增運動」,我們除了努力培訓客籍本地同工外,也呼籲本地及海外更多華人能成為近文化(M2)宣教士,尤其是呼籲臺灣本地非客籍同工,投入臺灣客家宣教工作......
2009年是香港靈糧堂成立五十週年的紀念日子,我們的創辦人趙世光牧師,於1942年在上海與五位弟兄姊妹向神禱告,要成立一家完全以華人基督徒為主的教會。蒙神的感動,趙牧師以《馬可福音》16章15節所述——「你們往普天下去,傳福音給萬民聽」——作為教會的異象及宗旨,以「靈糧」及「宣教」為核心,建立基督的教會......
作為基督徒護士,很易得知普世的福音需要何等逼切,又知道全球許多地方極需要更多醫護人員投身服務人群,但我心底裡很抗拒,自覺已經為主付出夠多了,這是我的極限、底線,決不會服務更廣大的人群、當宣教士。我心裡自問自答:「我不夠熱心工作與事奉嗎?至少對一位初信者而言,我已經付出很多了。」自以為義的心態收窄了心胸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