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教動員

筆者服侍的教會剛於去年舉行立會五十週年紀念,眾多的慶祝活動中舉辦了金禧營,並在兩天的營前預會中舉行福音研討會。由教牧同工、信徒領袖及一些在海外或本地全時間事奉的肢體,針對時代需要及教會的處境,對如何遵行大使命進行研討,作出方向性及實踐路線的具體建議。
世界福音動員會(OM)始於一位美國女士的禱告。1950年,多夢西婭.克拉普(Dorothea Clapp)開始為她任教的高中學生代禱,求神使用這些青年人觸動世界。神應允了!她送了一本《約翰福音》給學生喬治.韋華(George Verwer)。韋華後來信主,往後更成立了OM......
華福的「異象2020」一直不斷地提醒我,震撼我,激勵我,因爲宣教對華文教會是挑戰,跨文化宣教是更大的挑戰,「門徒導向的跨文化宣教」是根本的挑戰,是回到耶穌大使命的根本:要培育裝備門徒,差他們去,使萬民作主的門徒。這是主耶穌基督的本意,因爲當時猶太族的門徒,為要履行主囑咐的使命,一踏出耶路撒冷和猶太本地,就要跨文化......
甚麼是基督福音的核心意義呢?不是以滿足個人得救或少數族群歸主為最終目的,乃是以神國度降臨為核心目標與價值。神國度包含各族各方的子民,一起尊崇、事奉神;不是活著冀盼死後上天堂,而是天國今日已臨在我們中間(末後還會再從天降臨);神旨意運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,我們此時此刻需以天國的子民與價值觀來生活,包括彰顯神的憐憫、愛、救贖、聖潔與公義。神的國度不受限於時空,超越人為一切制度與障礙。因此......
宣教士放下自己熟悉的環境,跑到陌生的國家、文化、社群中傳福音,原因應該只有一個──就是聽到神的聲音、順服神的呼召,懷抱神的愛和看神眼睛所看的,靠著聖靈的帶領踏上工場,就是這麼簡單。是否能建立教會?新建立的教會是否能像香港、臺灣、北美的教會一直增長?是否能蓋自己的教堂?是否能經濟上全數支持宣教士?是否能多聘教牧同工來分擔事工?這不是宣教士的呼召,這是一個企業項目的計算、一份工作的評估......
宣教差傳是教會的首要使命!沙巴衛理公會在創辦元老蕭招和牧師領軍下,對宣教差傳事工的重視是不落人後的。蕭牧師1983年登足馬來西亞沙巴尋羊、領羊並建立教會。上世紀90年代,隨羊遷居,便不遺餘力地往海外牧養,建立教會。本地與海外兼顧,教會蓬勃發展。十餘年時間......